• 零点看书 > 穿越 >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>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下剑宗(求订阅*求月票)
  •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下剑宗(求订阅*求月票)

    作品:《秦时之血衣侯传奇

    张角礼数周全的说到:

    “回禀王上!

    微臣本就是修道之人,从来也没想过做什么道国之主。

    当年若非王上支持,微臣也不可能游历天下,增长这许多见闻!

    至今,微臣仍然记得离开金陵时,王上赠与微臣的寒蝠玉!

    在游历中原的岁月中,这块寒蝠玉曾数次救微臣和两位舍弟于危难之中,微臣怎敢忘怀!

    更何况,微臣师承浮山院正,院正何等惊世才华,绝世修为,尤且枯心求道,微臣更不应为世俗所扰!

    茅山微臣年轻时曾去过,端的是钟灵毓秀的道门洞天,王上能够将此山赏赐给微臣,更是册封臣为茅山道官,臣已经感到万分荣宠了!”

    白亦非听闻此言,点了点头,随即说到:

    “好!

    你果然没有让孤失望!

    册封你为茅山道官不仅仅是因为你的功绩,更是因为你的能力!

    茅山道官可不是一个闲差,而是我大越三大道官之一,将来是要统领我大越道门的。

    你且在茅山好好开山收徒,传授道法,以强健我大越国力,为大越储才!”

    “微臣谨遵王命!”

    白亦非满意的点了点头,如今越国的道门势力主要是天机院的浮山道长和人宗的逍遥子。

    浮山道长超然物外,更是白亦非的左膀右臂,不好亲自下场担任道官,由浮山道长的弟子张角担任茅山道官也是合适。

    当年逍遥子带领人宗进入越国之后,便被白亦非留在身边听用。

    这些年来人宗也立了不少功勋,此番也被白亦非赏赐了蜀州青城山,成为了青城道官。

    越国三大道官,茅山道官、青城道官和龙虎道官。

    白亦非选了吴州茅山、蜀州青城山和骆州龙虎山这三座福地洞天作为大越三大道官的道场,负责传承道派。

    一来是为了培养道门才学,为国储才,应对将来孔雀王朝佛教传入中;

    二来,这三大道官尽皆由自己这个越王选任,统领道门。

    如此一来,茅山符箓派、青城山人宗都会成为半官学的性质。

    传授什么,不传授什么,很大程度上都受越国官方掌控,以利天下安定。

    随着临淄稷下学宫的重建,越国的江湖已经初步有了稷下、白鹿洞、石鼓、岳麓四大书院和茅山、青城山、龙虎山三大道门的格局。

    此外,白亦非也曾多次与无名交流,其故国破灭,虽然如今在自己手下做事,却始终不愿意入朝为官。

    白亦非毕竟与无名相交多年,知晓无名的性格,不愿意多做强求。

    因此打算让无名选一座名山,建立天下剑宗,为越国培养一些真正可以突破罡气境的绝世剑客!

    原本白亦非看着越国的舆图,看来看去,还没有什么好的选择,如今拿下了巴蜀之地,却是有一个非常合适之地。

    白亦非还没来得及做决定,无名便找到了自己,却见其拱手说到:

    “王上!

    在下前来,讨要一座山,为王上建立天下剑宗!”

    白亦非见状,却是不禁莞尔,随即说到:

    “让孤猜猜,无名兄此番去了一趟巴蜀,是看中了巴蜀之地的千年神秀,蜀山吧?”

    无名也没有遮掩,直言说到:

    “不错!

    好叫王上知晓!

    前次前往巴蜀镇压巴蛇祸乱,却是见那蜀山雄姿难以言喻,却是山势横绝峨眉顶,天梯石栈相勾连。

    若从局部观之,蜀山的一峰一谷,尽皆暗藏剑势;若从全局观之,则蜀山便是一套惊世的剑道!

    若要建立一座王上心中的天下剑宗,非此山不可!”

    白亦非略微沉吟后说到:

    “蜀山,天下剑宗,好,好啊!

    为我大越储名剑之才,孤怎会不愿意。

    一应所需尽皆可找毛遂调配,该怎么做,你自己做主即可。”

    “微臣多谢王上!”

    无名离开后,白亦非找来了公孙止,而后问到:

    “孤交代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?”

    公孙止直言说到:

    “回禀王上!

    王上找寻的少年已经有了眉目!

    微臣派遣西楼探子在吴州东海郡多方探查,终于找到了一名与王上所言颇为相似的少年!

    这名少年名叫韩信,东海郡淮阴县人士,其人自幼父母双亡,流落街头。

    常年在淮阴县流浪度日,四处蹭饭,惹得人人嫌弃,唯有南昌亭亭长时常接济于他,这才让其长到了今时今日。

    其人身材高大,似有武艺在身,喜好佩戴刀剑,却未曾见其有什么才能。

    其常年佩戴着一柄长剑,根据西楼的情报,这柄剑不似寻常,不过其一直未曾出鞘,西楼也所知不多。”

    白亦非饶有兴趣的点了点头,随即说到:

    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

    这个韩信倒是通晓一些君子之道。

    淮阴县吗?

    看来是时候出去走走了!”

    三日之后,越国,吴州,东海郡,淮阴县,南昌亭,亭长吴春兴家中。

    一名身着麻衣粗布,背负一柄造型奇特长剑的青年被赶出了家门,却听得庭院之中一位妇人说到:

    “你这个臭小子,莫要再来吃白食了!

    往日里,一直觉得你还是个正干的少年人,因为我家男人这才时常留你在家中接济。

    也是这些年托了王上他老人家的福,年景好,这才让你每每有果腹之基。

    眼下你都已经十六了,却还整日里游手好闲,正事不干,我家男人几次三番劝说于你,你是半点也听不进去啊!

    打今儿起,我们家可是没有你的白饭吃了!

    你且出门去自谋生路吧!”

    却见旁边一位颇为敦实的中年男人说到:

    “婆子,你且少说两句吧!

    我想韩信定然还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。”

    那妇人直言说到:

    “当家的,按说咱们家对他韩信也算仁至义尽了!

    非亲非故的,这些年白吃了咱们家多少饭了,而今他也长大了,总不能吃一辈子吧!

    挺大个个子,成天背着一把长剑,你便是去劫道,也不至于饿着!

    还不快走!”

    那名被叫做韩信的青年听闻此言,却是闷哼一声,而后说到:

    “哼!

    天下之大,自有老子容身之地!

    莫叫你们狗眼看人低,老子早晚有一天会发迹的!

    你们会后悔的!”

    相关推荐:甜蜜军婚在七零,女配赶海养娃样样行军婚高甜:八零小辣媳被兵王宠哭了战魔血统血统之潮都市之最强血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