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零点看书 > 玄幻 > 盛唐憨王 > 第六十二章 内忧外患
  • 第六十二章 内忧外患

    作品:《盛唐憨王

    “把山贼的衣服,给州牧府兵和家丁换上。”薛安继续下令。

    刘壮实点头,带着人开始忙碌。

    等全部处理完,刘壮实道:“衣服已经换完了,不过,他们只有百来人,我们还剩好几百套衣服。”

    薛安回想起贾英华背后的几个官员,道:“再去刺史府和监察使府一趟!”

    在刺史府,薛安发现了三十万石粮食,监察使府,发现了五万石粮食。

    看到这群贪官家里这么多存粮,薛安恨不得亲自进入他们的府邸,再给他们几刀。

    把这些粮食拿出去,都不需要鱼肉,赈灾都能顺利完成了。

    时间紧急。

    薛安让刘壮实他们换好死者的衣服,关好大门后。

    出城时,太阳才刚从山头爬出来。

    第二天傍晚,薛安才装模作样的,带着队伍,来到了扬州。

    此时,扬州三大长官被杀光全家,整个扬州群龙无首。

    薛安带着一千三百名士兵,掌管了扬州城,并从各个府邸,搜出了总计三十八万石的粮食。

    外加上薛安的鱼肉,还有薛家送来的十万石粮食,足以让今年南方的百姓,全部吃饱肚子。

    薛安为了避免其他城市的官员,也有类似的情况,直接把扬州的府兵,刮出了七百人,组成两千人的队伍,轮流去其他受灾的城市,派发了粮食。

    顺便让百姓焚烧尸体,避免瘟疫的全面爆发。

    扬州驿站。

    薛安看着手里的书信。

    “回禀陛下,微臣带着鱼肉送入各州,便重新带队,北上与赈灾队伍会合。可当微臣再次回到扬州,却发现有山贼强盗,连夜将州牧府、刺史府、监察使府屠杀殆尽,只留下满地的强盗尸体。”

    “微臣震怒,欲在三府中寻找线索,却意外找到三十八万石粮食。可臣南下时,三府官员,却言之凿凿,说扬州没有半点余粮,连府兵都被饿得无力行走。此事有高阳公主作证!”

    “如今,粮食备齐,赈灾之事,将能顺利完成!”

    “为了避免瘟疫,微臣已将三府尸体与灾民尸体放在一起,全部烧光。接下来,是清缴山贼,还是继续赈灾,请陛下指示!”

    重新读了一遍后,薛安把书信折好。

    “最后这个‘指示’,感觉有些违和,反正我又不是古人,李世民能读懂就好!”

    “现在,三个地方大员,家里发现大量粮食,足以让李世民下令杀光他们了,我又把证据一把火烧了,想来最后也不会牵扯到我身上。”

    “就算长孙无忌那条老狗,猜到了真相。有粮食作为功劳,证据却又不足,李世民也不会再追究我!”

    “我可真聪明!”

    ……

    十日后,大朝会上。

    倭国使者,阿倍仲次郎,带着一群使臣,正跪在李世民面前。

    “我们的使船,遭遇大唐的大船,对方居然不由分说的,把我们全部碾死!请唐王为我们做主,请唐王惩戒凶手!”

    魏徵骂道:“狗屁,你们这群倭人,在大海上,一会是海盗,一会是水师,一会又是使者。好端端的,跑去招惹我们的渔船,被我们撞翻了,居然还有脸来抱屈!谁不知道,你们打的什么主意?”

    阿倍仲次郎道:“这位大人,这是冤枉啊!我们倭国,有数千囚犯,流窜到海上,你们不能把我们混为一谈。

    我们现在,也在全力追查这些囚犯,如果让他们从沿海各处渔村上岸,后果不堪设想啊!”

    “卑鄙!”

    魏徵大骂。

    阿倍仲次郎,这句话妥妥的就是威胁。

    如果李世民不给个“公道”,就会有数不清的倭寇,在海边作乱!

    大海可不是边境,没有高山,没有长城。

    倭国人不及损失的入侵,将会动摇沿海的稳定。

    长孙无忌连忙向前一步,道:“陛下,倭国带着诚意而来,如今沿海郡县的安定,需要倭国的配合。如果能和倭国结盟,倭国也能帮助我们清缴海盗,让沿海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!”

    阿倍仲次郎,看到了台阶,连忙道:“没错,我们倭国需要朋友!”

    “狗屁东西,长孙无忌,你的胳膊肘往外拐!”

    “魏徵,一切以和为贵!一心为大唐江山,你别污蔑本官!”

    魏徵和长孙无忌吵了起来。

    没一会,其他官员也加入了争吵,各有立场。

    李世民脸色铁青,那一句威胁,气得他差点下令,杀了这群使者。但他身为皇帝,却不敢这么做。

    身为一国之君,要知道,一切以大局为重。

    李世民拳头紧捏,心中极度不爽。

    他大唐天子,竟被威胁了!

    还好,朝堂上争吵得厉害,让李世民可以把这件事拖下去,慢慢寻找办法。

    退朝后,李世民把三省六部的官员,召集到了太和殿。

    刚刚还针锋相对的魏徵和长孙无忌,此时出奇的安静,朝堂上的争端,显然也是两人故意配合惹出来的。

    “说说吧,具体如何解决倭国!”李世民道。

    众人面面相觑,都没有实质性意见。

    魏徵道:“实在不行,把薛安召回来,随便惩戒一下,打他十大板子,堵上倭国使者的嘴巴!”

   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:“如果他们还不满意,是不是可以杀了薛安?”

    太监王德,敲了敲门。

    “陛下,南方薛安有信!”

    长孙无忌笑道:“正说到薛安,就有信件送来!”

    “呈上来!”

    李世民说完,王德进入太和殿,将信封打开,恭送到李世民面前。

    李世民打开看了眼,猛地一巴掌拍在了桌上。

    “混账!”

    长孙无忌拱手,问道:“请问陛下,可是薛安又闹出什么麻烦了?”

    “你们自己看看!”

    李世民把信丢了出去。

    众人看完,面面相觑。

    “扬州的腐败,居然如此严重!”

    李世民大声道:“这就是你们说的贞观之治,这就是你们说的,大唐上下,没有一个贪官污吏?只是一州,就搜出了三十八万石的粮食,足以解决五州的灾荒,那其他四州,又有多少粮食,被那群贪官藏在家中?”

    群臣低着头。

    贞观之治,是他们吹出来的,薛安发现的秘密,着实打他们的脸。

    长孙无忌道:“这群山贼,出现得蹊跷!”

    魏徵道:“这不是关键,关键是三十八万石粮食。况且,就算要清缴土匪,也得延后讨论!”

    长孙无忌无言以对。

    在皇权之下的权力游戏中,证据,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,皇帝所需要的利益。

    魏徵看向李世民,道:“陛下,微臣恨不得接替薛安,成为淮南节度使,去彻查南方贪污之事。但眼下,大唐内忧外患,微臣离不开长安!”

    “朕醒得!”李世民点头。

    魏徵道:“当下,灾情已经能够解决,薛安也足够稳重,派遣两千兵马亲自督察赈灾。当务之急,还是处理倭国使者的事情。”

    官员腐败,不是最急的事情,可以晚点再派使者去调查,但倭国的麻烦,火烧眉头。

    李世民道:“让薛安回来,让他亲自应付倭国使团!诸位卿家,也给朕动动脑子,看看到底怎么一劳永逸地解决倭国的威胁!”

    相关推荐:归魂续北飞吧战鹰夫人跟老爷的小妾跑了一剑化神穿越盛唐新生活